创新作文素材(传承与创新)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31 09:34:19    

1.鲁冠球:勇立潮头的浙商“教父”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已故著名企业家、浙江万向集团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鲁冠球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作为中国最早的民营企业家之一,鲁冠球给这个时代留下的印迹,清晰可见。

1969年,鲁冠球以4000元起家,创办了农机厂。通过为周边的公社提供配套农具,他初步感受到了市场的生存之道,并率先拥有了农机厂、轴承厂等多个企业,开始了多样化经营。之后,他又专注于万向这个汽车零部件,走上规模化生产之路。在那个时代,企业的生死与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休戚相关。鲁冠球凭着对汽车产业的准确判断,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民企还有一个大关是产权关。改革开放之初,大量民企通过挂靠的方式谋生存图发展,而当企业做大之后,产权不清晰却成了企业的绊脚石。早在1988年,鲁冠球就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巧妙地与当地政府确权,为企业进一步发展解除了束缚。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中,鲁冠球是一个参与者、见证者,也是一个记录者。事实上,鲁冠球的一生,就是一部民企发展史。

【运用方向】

[要有改变命运的愿望和胆略] 创业几十年,鲁冠球从没有停下创新的步伐,一刻也不曾落后于时代潮流,因为他不仅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拥有过人的胆识。

[成功者都是能洞察趋势、善于把握时机之人] 既敢为人先,又踩准了时代的鼓点,所以鲁冠球能一直立于潮头,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民企的标杆。

2.单霁翔:让古老文物走进“大千世界”

2019年4月8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退休的消息一出,迅速攀上热搜,网友纷纷表达不舍。单霁翔之所以深受网友喜爱,是因为他让故宫焕发出新的光彩。2012年,58岁的单霁翔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院长。他一上任,就秉承着“山有多高,水有多长,我们用脚步去丈量”的军旅精神,把“广袤”的紫禁城实实在在地走了一遭。5个月勘察下来,单霁翔穿破了20多双布鞋,但他不仅数出故宫有多少座古建筑,还精准统计了故宫“宝贝”的数量。近600年来,能这么在故宫走上一遭的,就只有他和他的助理。因此,他被网友称为“布鞋院长”。

单霁翔在任这些年,稳重、威严了几百年的故宫,慢慢被注入有趣的灵魂: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开始卖萌,冰冷沉睡的文物重新焕发生机,“故宫萌”成为当下有目共睹的文化现象,故宫批量诞生“网红”,从钟表修复师王津,到故宫文创、网红,再到文化活动“上元之夜”等,故宫屡屡在互联网上掀起波澜。

7年来,单霁翔让故宫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可能性,走出一条专业化、创新化的博物馆发展之路。

【运用方向】

[用行动书写新篇章] 单霁翔很务实,用脚步丈量紫禁城,搜集了众多有价值的资料,为故宫“改头换面”的布局与规划提供了可能。

[学会变通天地宽] 让皇帝卖萌,让故宫成为网红,单霁翔以创新思维和方法,改变了故宫给人的单一、严肃的印象,因此故宫被人心向往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果故宫的文物只是“死气沉沉”地藏在故宫里,那么故宫就永远只是一个文化符号。只有让冰冷的文物重新焕发生机,故宫才能真正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

3.贝聿铭: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

2019年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享年102岁。从18岁赴美留学的富家子弟,到在美国及世界范围内都有话语权的建筑大师,贝聿铭不只演绎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成功故事,回首他的整个职业生涯,我们可以看到,他不仅在历史与现代之间构建桥梁,也在东西方之间构建桥梁。

贝聿铭设计了很多经典建筑,其中包括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中银大厦、北京香山饭店等。“贝聿铭”这个名字,几乎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建筑。

他最有争议的作品是位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当时许多法国人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认为这样会破坏卢浮宫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不过,就如埃菲尔铁塔一样,玻璃金字塔历经时间的考验,如今已成为法国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在21世纪之后,苏州博物馆成了贝聿铭的又一经典之作。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与东方的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结合起来,全部融会在这座建筑里,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视觉之美。

【运用方向】

[学贯中西,见多才能识广] 贝聿铭在建筑领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跟他学贯中西,身存东西方文化有关。学贯中西,见多识广,才能高瞻远瞩,洞若观火。

[兼收并蓄,在融合中创新] 差异反映生命的多样性,融合体现着世界的包容性,博采众长才能创造出新事物。贝聿铭在人格风范上集绅士风度和改革精神于一身,在建筑风格上融古今中外各种风格于一体,从人品到作品都体现了一种融合的理念。